查看原文
其他

袁寿其:以“思政+”思维构建“三全育人”新格局

袁寿其 中国高等教育 2022-04-25

 点击上方蓝色文字“中国高等教育”关注我们

以“思政+”思维构建“三全育人”新格局袁寿其
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树人,这是高校的立身之本。培养什么人,是教育的首要问题。可以说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“三全育人”是鲜明导向,开发潜力是落实关键。
高校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,就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,将构建一体化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摆在最重要位置,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各环节。
以“思政+”思维构建“三全育人”工作新格局,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最大化。所谓“思政+”模式,就是将思政工作作为立德树人的核心特征提取出来,思想政治工作与高校多元主体、多方资源、多种要素融合升级,并与高校课程、实践、科研、文化、管理等育人体系全面融入。通俗来说,“思政+”就是“思政+各大育人体系”,但这并不是两者简单相加,而是创新育人体制机制和平台手段等,让思政工作与育人体系深度融合,创造全新的育人生态。
合则强,孤则弱。“三全育人”人人有责,政府、社会、家庭、学校都是育人主体,需要系统推进、加强协同。在育人这项系统工程中,高校作为关键主体,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、为谁学、如何学、怎样才算学好等问题,拧紧世界观、价值观、人生观这个“总开关”。思政工作要回归教育本质,要明确高校思政课教师、专业任课教师、研究生导师、辅导员、班主任、学业导师、管理服务人员、退休老教师、毕业生校友等高校育人主体,增强育人意识,落实育人责任,建立教育主体协同机制,实现全员育人;要强化育人过程协同,构建课程、管理、服务等教育过程协同机制,实现全过程育人;要强化育人资源协同,打造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共享平台,推进校际、校企、家校协同育人,建立教育资源协同机制,实现全方位育人。
“三全育人”需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。“三全育人”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,育人的核心目标决定了“三全育人”工作的统一性,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,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、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。同时,高校要把中央和教育部要求落地见效,必须在保证统一性的基础上,根据高校实际情况,从自身独特的校情、历史、文化、特色出发,因地制宜、因校制宜、因势利导、因情施策,形成各具特色、百花齐放的育人模式,不断丰富“三全育人”工作的内涵,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。
“三全育人”需要点上示范与面上推进相结合。“三全育人”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坚持育人导向和问题导向,分类型开展“三全育人”综合改革试点工作。在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的探索中,高校也要典型引领、示范带动、整体推进“三全育人”工作。校领导要率先垂范深入基层联系学生,了解学生思想状况,充分发挥育人示范引领作用。学校要遴选一批示范学院、示范专业、示范岗位、示范导师团队、管理服务示范岗、辅导员工作室项目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“一院一品”项目,建设一批创建和培育项目,在提升思政工作深度、效度、广度方面,发挥示范带头作用,引领全校把工作重心和目标落在“三全育人”工作上。
“三全育人”工作唯有通过“思政+”的贯通与融合来打通育人的“关键一公里”,做到思想政治工作人人有责、人人尽责,思想价值引领时时为功、久久为功,立德树人处处着力、处处有力。
【作者袁寿其:江苏大学党委书记】
 原载2021年第11期《中国高等教育》杂志

策划:唐景莉

监制:李石纯

制作:王惠英

编辑:李石纯

王   瑶

核校:黄   蔚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